生態環境部召開部常務會議 審議并原則通過《全國生態狀況變化(2010-2015年)遙感調查評估報告》
4月28日,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主持召開生態環境部常務會議,審議并原則通過《全國生態狀況變化(2010-2015年)遙感調查評估報告》。
會議指出,開展全國生態狀況變化遙感調查評估是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、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決策部署的重要措施,是履行統一生態監管職能的有效抓手。通過開展衛星遙感和地面復核,摸清了全國和重點區域的生態狀況,發現了存在的主要問題,提出了新時期加強生態保護的對策建議,為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國民經濟發展綜合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。
會議要求,要充分認識開展生態狀況變化調查評估的重要意義,切實把調查評估作為一項生態國情基礎調查制度持續開展好,為推進生態環境監管提供有力支撐。一是進一步提高調查評估質量和水平。優化和固化調查評估方法和技術標準,著力提高調查評估精準性和針對性。細化調查區域和豐富調查項目,更好地服務生態環境監管需要。二是加強調查評估成果應用。把調查評估結果作為開展規劃編制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、區域戰略環評、中央環境保護督察以及打好長江保護修復、渤海綜合治理等攻堅戰的重要基礎和依據。三是強化調查評估各項保障。加快人才隊伍建設,有效提升調查評估技術能力,完善調查評估平臺,夯實調查評估資金保障,確保調查評估機制化、常態化。
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、翟青、趙英民,中央紀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組組長吳海英,副部長莊國泰出席會議。
會議指出,開展全國生態狀況變化遙感調查評估是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、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決策部署的重要措施,是履行統一生態監管職能的有效抓手。通過開展衛星遙感和地面復核,摸清了全國和重點區域的生態狀況,發現了存在的主要問題,提出了新時期加強生態保護的對策建議,為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國民經濟發展綜合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。
會議要求,要充分認識開展生態狀況變化調查評估的重要意義,切實把調查評估作為一項生態國情基礎調查制度持續開展好,為推進生態環境監管提供有力支撐。一是進一步提高調查評估質量和水平。優化和固化調查評估方法和技術標準,著力提高調查評估精準性和針對性。細化調查區域和豐富調查項目,更好地服務生態環境監管需要。二是加強調查評估成果應用。把調查評估結果作為開展規劃編制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、區域戰略環評、中央環境保護督察以及打好長江保護修復、渤海綜合治理等攻堅戰的重要基礎和依據。三是強化調查評估各項保障。加快人才隊伍建設,有效提升調查評估技術能力,完善調查評估平臺,夯實調查評估資金保障,確保調查評估機制化、常態化。
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、翟青、趙英民,中央紀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組組長吳海英,副部長莊國泰出席會議。
部機關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。
來源:中國環境新聞